11月10 冬藏做好四件事 養出來年好底子
中醫說的“冬藏”,不是讓我們躲起來不動,而是順應季節規律,把身體的“健康本錢”攢起來,為來年春天的“生發”打好基礎。 藏什么? 藏是精準守護身體里最容易在冬天耗損的3樣東西。 藏陽氣 陽氣就像身體里的“小火爐”,冬天外界寒冷,火爐需要多“蓄熱”才能抵御寒氣。如果冬天熬夜、頻繁出門受凍,就像把火爐的火苗往外拔,來年春天容易沒力氣、怕冷。 藏精氣 精氣是身體的“儲備糧”,就像植物冬天把養分藏在根部。冬天新陳代謝慢,正是攢精氣的好時候,要是過度勞累、頻繁應酬,精氣耗光了,來年可能會沒精神、抵抗力下降。 暢情志 冬天天短夜長,人容易情緒低落、想得多。“暢情志”就是讓心態靜下來,別焦慮,不然情緒內耗會反過來耗損陽氣和精氣。 如何養? 建議從以下4個方面做好冬季養生。 起居 建議早臥晚起,夜晚十點前入睡,早晨可待日出后、氣溫回升時再起床。此舉有助于規避清晨寒氣,防止外界寒邪侵襲人體。 飲食 冬季飲食應遵循“溫補而不燥熱,滋陰而不寒涼”的原則,既要增強機體御寒能力,又要避免內火滋生,同時注意調護脾胃、促進營養吸收,為身體儲備能量。因此,建議減少冰淇淋、涼拌菜、西瓜、梨等生冷寒涼食物的攝入,若食用海鮮、螃蟹等偏寒性食材,可搭配生姜、紫蘇等溫中散寒的調料一同烹調,以平衡食性。 以下推薦3款適宜冬季食用的藥膳方。 1.羊肉蘿卜湯 材料:帶骨羊肉500克,白蘿卜1根,生姜5片,蔥段2段,白胡椒少許。 做法:羊肉焯水去除血沫,與生姜、蔥段一同燉煮1.5小時,加入切塊的白蘿卜繼續燉30分鐘,最后加鹽與白胡椒調味。 功效:羊肉可溫中暖下、補益陽氣,白蘿卜能消食化痰,二者搭配既補而不膩,又有助于身體保暖,且不易引起上火。 2.當歸黃芪燉雞 材料:老母雞半只,當歸5克,黃芪10克,紅棗4顆,枸杞子少許。 做法:雞肉焯水后,與當歸、黃芪、紅棗一同慢燉2小時,出鍋前5分鐘加入枸杞子。 功效:黃芪補氣固表,當歸養血和血,雞肉具有溫中益氣的作用。此湯適合冬季體虛乏力、面色無華者食用,可增強體質,補充能量。 3.栗子小米粥 材料:小米100克,去殼栗子8~10顆,山藥1小段。 做法:小米提前浸泡30分鐘,栗子煮熟去殼,山藥去皮切塊。將所有材料一同煮40分鐘至粥體黏稠。 功效:小米、山藥健脾益胃,栗子補腎強筋。該粥品性味平和,可作為早餐或晚餐,有助脾胃運化,亦不易造成消化負擔。 運動 冬季運動不宜追求大汗淋漓,而應以促進氣血流通為目的。可選擇八段錦、太極拳等室內柔和運動,或于天氣晴好時散步、曬太陽。每次活動20~30分鐘,以身體微微發熱為度,避免劇烈運動導致陽氣外泄。 情志調攝 冬季易出現情緒低落,建議在天氣晴朗時多曬太陽(尤其以背部為佳),有助于振奮陽氣。平時可通過閱讀、聆聽舒緩音樂等方式保持心境平和。應盡量避免爭吵、減少焦慮,使心神安寧,以利體內陽氣的潛藏與養護。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作者:吳越娣 齊國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