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月18 血脂健康成焦點,相關保健食品站上風口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血脂健康。數據顯示,我國人群的血脂水平和血脂異常患病率呈“雙高”趨勢,高血脂已成為常見健康問題。目前,消費者對降血脂的需求日益增加,“有助于維持血脂(膽固醇/甘油三酯)健康水平”的保健食品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其將成為保健食品行業的熱門品類。
市場需求持續增加
長期攝入脂肪含量過高的食品、久坐不動、肥胖或者家族遺傳等原因都會導致高脂血癥的發生。專家表示,血脂異常除了會誘發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外,還可能引發冠心病、腦卒中、外周動脈疾病等,并與糖尿病并發癥、胰腺炎等其他疾病息息相關,堪稱心血管健康的“隱藏殺手”,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
目前,我國人群血脂健康情況并不樂觀。《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數據顯示,我國成人血脂異常已高達35.6%,意味著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存在血脂異常,而35歲以上成年人對血脂異常的知曉率卻不足20%。同時,兒童和青少年血脂水平近年來變化顯著,其血脂異常患病率明顯增加,較10年前升高約1.5倍。
在高脂血癥日趨嚴重的當下,“有助于維持血脂(膽固醇/甘油三酯)健康水平”的保健食品的市場需求不斷增加,特別是在老年人、肥胖代謝患者和亞健康白領等群體中,相關產品更受青睞。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更易受到慢性疾病的影響;肥胖代謝患者肥胖與代謝綜合征的發生率逐年上升,相關并發癥如脂肪肝、血脂異常等也日益普遍;白領群體常處于亞健康狀態,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是導致血脂異常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有助于維持血脂(膽固醇/甘油三酯)健康水平”的保健食品逐漸成為市場消費熱點。CBNData調研數據顯示,在心腦血管保健食品市場的高增長賽道中,降血脂已成為僅次于降血壓的第二大消費需求。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或將有更多的創新產品進入市場,市場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希望相關部門加大對保健食品行業的支持力度,提高行業的整體水平和競爭力。同時,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種類、劑型、成分不斷創新
目前,市面上“有助于維持血脂(膽固醇/甘油三酯)健康水平”的保健食品主要呈現三大特點。一是產品種類日益豐富,包括藥食同源產品、膳食補充劑等。二是劑型創新,傳統的保健食品劑型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隨著科技和研究的不斷進步,將有更多創新產品問世。這些創新產品不僅可以更好地維持血脂健康水平,還能滿足消費者對于口感、劑型、包裝的多樣化需求。例如,軟糖、果凍、飲料等零食化劑型將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這些劑型不僅方便攜帶和食用,還能提高產品的口感和接受度。三是成分創新,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新成分將被應用于保健食品中。例如,一些植物提取物、益生菌、功能性肽、食藥物質等未來將成為新熱點。
值得注意的是,藥食同源產品在現代健康產業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其多元化的產品形態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有企業將食藥物質巧妙地融入日常飲品,推出了含有桑葉、荷葉、決明子的“養生茶”,受到注重心血管健康人群的青睞。零食類產品則憑借其便捷性受到年輕人和白領階層的青睞,低糖、低脂、高膳食纖維的功能性零食逐漸走俏。在膳食補充劑方面,膠囊、片劑等形式因其精準補充、便攜易服的特點,受到特定健康需求人群的喜愛。富含苦瓜提取物、β-葡聚糖、殼寡糖等成分的膳食補充劑被廣泛用于維持血脂健康水平,尤其適合需要長期健康管理的消費者。
雖然“有助于維持血脂(膽固醇/甘油三酯)健康水平”的保健食品市場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業內人士表示,企業需要抓住市場機遇,不斷提升自身的研發能力和品牌影響力,以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并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一方面,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不少企業推出了“有助于維持血脂(膽固醇/甘油三酯)健康水平”的保健食品,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這些企業需要通過不斷的研發和創新,提高產品的品質和競爭力。另一方面,在消費者認知上,雖然消費者對血脂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但對保健食品的認知仍存在誤區。一些消費者可能對保健食品的作用和安全性存在疑慮,需要企業加強宣傳,提高消費者的認知度和信任度。例如,企業可以通過舉辦健康講座、進行科普宣傳等活動,向消費者傳遞正確的健康知識和保健食品的使用方法,增強消費者的信任度和購買意愿。同時,企業要杜絕夸大或虛假宣傳,并提醒消費者“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從而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