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02 綜合施策助中醫藥發展提質加速
2021年底,上海、浙江、江西、山東、湖南、廣東、四川七省市獲批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為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的重要舉措。
從中央《意見》出臺、全國中醫藥大會召開,到《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發實施,再到《“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發布為中醫藥發展“把脈開方”,為新時代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指明方向,中醫藥事業在時代的浪潮中“馭風”前行。
立柱架梁:中醫藥發展有了頂層設計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把中醫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專題研究中醫藥工作,審議通過了中央《意見》,把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高度。
2019年10月,國務院召開全國中醫藥大會,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中央《意見》出臺,明確“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
2021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從中醫藥人才、產業等七個方面針對性地提出了28條政策措施,深入總結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經驗做法,更好發揮中醫藥特色和比較優勢,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
2021年12月,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各級醫保部門、中醫藥主管部門要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強的決心,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支持和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首個以國務院辦公廳名義印發的中醫藥五年規劃正式出臺,部署了中醫藥服務體系、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中醫藥人才隊伍等10個方面重點任務,以及11類共44項重大工程項目。
今年6月,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的意見》,提出了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目標及重點任務,其核心在于加快解決中醫藥高層次人才不足、基層人才缺乏、人才發展體制機制不活等問題,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建設中醫藥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隊伍,打造一批中醫藥人才培養平臺,完善人才評價激勵等機制,激發人才活力。
近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20多項政策文件,細化中醫藥法相關規定,推動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服務價格管理、中藥審評審批制度等改革,在中醫藥人才培養、評價等方面推出更多創新舉措。
一呼百應:讓中醫藥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隨著中醫藥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全國各地扎實推進,將中央《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化為實在舉措。目前,所有省份出臺了落實中央《意見》的政策文件,27個省份召開全省中醫藥大會,26個省份新修訂地方中醫藥條例。
近日,山東印發《山東省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方案》,明確到2025年,形成一批標志性改革創新成果,在全國發揮示范作用,為實現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山東方案”。廣東也全面啟動國家中醫藥綜改示范區建設,提出建設“五大高地”,將針灸等多項中醫診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
為貫徹落實中央《意見》,發揮中醫藥優勢,廣西壯族自治區確定“1+2+7”工作目標思路,為振興發展中醫藥壯瑤醫藥闖新路。福建省進一步深化閩臺交流合作,推動中醫藥海外傳播和開放發展,積極搶抓機遇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內蒙古印發《關于促進中醫藥(蒙醫藥)特色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發揮好中醫藥(蒙醫藥)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優勢,推動中醫藥(蒙醫藥)事業發展。
在全國各省市的有力推動下,中醫藥政策體系更加全面系統、措施更加有力管用,形成了部門協調、上下聯動、社會支持、齊抓共管的中醫藥振興發展良好氛圍。
健全體系:讓中醫藥發展紅利更好惠及民眾
曾經,中醫藥服務體系不健全是制約中醫藥發展的一大難題。中央《意見》也將“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作為首項重要任務。
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備案中醫診所超過2.6萬個,98%以上的社區和鄉鎮醫療衛生機構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近90%的公立綜合醫院設置中醫臨床科室……中醫藥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上好中醫。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為主體,縣級中醫類醫院為龍頭,縣級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等非中醫類醫療機構中醫藥科室為骨干,社會辦中醫醫院、中醫門診部、診所為補充的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逐步完善。
一系列中醫藥發展的政策舉措和經驗走進千家萬戶,切實惠及基層群眾,提升了中醫藥服務的可及性和質量,建立健全了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多地在醫保政策機制改革上的有益探索,讓更多群眾在享受中醫藥的服務同時減輕了醫療費用負擔。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未來,中醫藥人將繼續以傳承創新和開放發展為路徑,以政策舉措為抓手,開啟新時代中醫藥振興發展的新篇章。(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作者:王青云)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