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27 國務院:2020年大健康產業迎來爆發期!
近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成為一個重要議題。會議指出,健康服務業包括醫療護理、康復保健、健身養生等眾多領域,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和薄弱環節。
這是滿足群眾迫切需要、提升全民健康素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又一重大舉措,也是提升服務業水平、有效擴大就業、形成新的增長點、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與此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已在2020年6月1日起施行。這標志著2020年大健康產業迎來爆發期!
何為大健康?
所謂大健康,就是圍繞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對生命實施全程、全面、全要素的呵護,是既追求個體生理、身體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等各方面的健康的過程。
實現大健康,需要樹立大健康理念、進行大健康教育、創新大健康技術、發展大健康產業、完善大健康服務。發展大健康產業,就是轉變傳統醫療產業發展模式,即從單一救治模式轉向“防—治—養”一體化防治模式。為此,除了應繼續發展以醫療器械為主、以藥品為主的醫療醫藥工業,還應加快發展以保健食品、藥妝、功能性日用品等為主的保健品產業,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疾病康復等為主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
而積極發展大健康產業,不僅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而且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政策利好大健康產業!
近年來,亞健康狀態不斷蔓延,世界銀行針對中國慢性病做的調查數據稱,在今后的20年,40歲以上人群慢性病的發病人數會增長三倍。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傳統的醫療模式也需要改變,逐漸向防、治、養模式轉變,而大健康產業恰恰是“防、治、養”模式的產業體現,隨著公眾自我保健意識不斷提高,“治未病”被視為下一個藍海。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出發,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宏偉目標,凸顯了國家對維護國民健康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
2016年,國家領導人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指出要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隨后,國家先后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
近年來,各級政府為此也做了大量工作,但諸多社會問題依然頻頻出現,如:許多家庭因病返貧,醫患糾紛時現報端,城市醫院人滿為患……而食品藥品安全、飲水安全、職業安全和環境問題等也成為重大健康隱患,對健康帶來新的壓力。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慢性病、老年病、肥胖癥以及亞健康等趨于增多。
所以說,大健康早已是一種剛需!
五大因素助力大健康產業!
為什么說現在是大健康產業的黃金時期?當然不是因為總理的一句話,而是我們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在對大健康產業發出強烈呼喚!
1、中國經濟總量排行世界第二
任何一個國家,如果經濟不發達,這個國家的健康產業就發展不了。
2、中國老年人口將趕超4億
目前,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為2.12億,到2050年將達到4.8億,老齡化水平為15.5%。老人數越多,對健康需求、關注、迫切度越高,這也是健康產業飛速發展的一個原因。
3、慢病死亡占疾病死亡率的85%
因為慢病而引起的疾病負擔占到中國整個疾病負擔的70%,但是這些慢病是可防、可控的,正是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不注意、生活方式不健康,這些慢病才會發生,發生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慢性疑難不治癥。
4、中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將達到20%
健康素養就是我要吃什么才健康、我怎么運動才健康、怎樣的生活方式健康。2008年中國健康素養水平是6.68%,預計在2020年提升到20%。
5、2020年健康產業市場總額達8萬億
健康產業作為一種新興服務業,具有巨大發展潛力。預計到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規模將達到8萬億,占GDP比重6.5%,而美國2009年已達到17.6%。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