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16 針灸是不是偽科學 誰說了算?
前不久,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中國向世界衛生組織贈送針灸銅人雕塑儀式,并為針灸銅人揭幕。此舉是中國政府支持中醫藥發展的具體體現,也表明世界衛生組織對中醫藥的認可。作為中醫藥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針灸當前已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廣泛認可。
然而,針灸以及中醫其他項目的發展總是伴隨著一些不同的聲音,如此前不久,維基百科網站在范圍分類中將針灸歸屬為“偽科學”,此事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不少來自全球的中醫師以及曾接受過針灸治療的人都在請愿網站上簽名,要求維基百科進行更正。維基百科將中醫針灸視為“偽科學”,針灸界人士怎么看呢?
用西醫評價中醫本身就不“科學”
中醫是中華民族原創的醫學科學,經過幾千年的臨床驗證,傳承發展至今。中醫的科學性是中醫存在的基石和發展的命脈。然而,由于東西方文化差異等原因,近百余年來,針灸等中醫項目屢次被質疑為“偽科學”。要說明中醫是“科學”還是“偽科學”,首先得明確“科學”的概念。《新華字典》對“科學”的注解,一是指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的客觀規律的分科知識體系;二是合乎科學的。針灸等中醫項目,是以中醫的語言、中醫的思維方式,闡釋醫學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
其次,從古至今,中醫的臨床療效經過了數千年的臨床驗證,不僅為中華民族,也為世界人民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貢獻。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已經通過抵御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等全球重大疫情走出國門,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獲得世界衛生組織的肯定。因此,說針灸等中醫項目是“偽科學”,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中醫、西醫是世界醫學的不同體系,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具有不同的醫學概念、思維模式、研究方法。而以一種醫學體系的概念、思維模式、研究方法,全面解析另一種醫學體系,本身就不是一件很“科學”的事情,尊重世界醫學、文化的多樣性才是科學的。
世界級大獎越來越肯定中醫藥
維基百科英文網站近日關于“針灸”的解釋頁面里,定義針灸為“偽科學”(pseudoscience),說“中醫理論和實踐并不是基于科學知識,而針灸則是偽科學”,這是對科學、對中醫,以及對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針灸的理解不夠全面、透徹導致的。
中醫理論是指導中醫預防、治療疾病的基石。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歷代中醫人不斷提高中醫藥、針灸等中醫療法預防、治療疾病的臨床療效,優化治療方案,并且深入探索中醫藥、針灸等中醫療法預防與治療疾病的作用機制。1958年興起的針刺麻醉應用和研究熱潮,激發了全球對于中國針刺療法的興趣。我國組織科研隊伍進行系列研究,證明了針刺確有鎮痛作用,并得到國際科學界的認可,針刺輔助麻醉或針藥復合麻醉已成為某些特定手術的首選麻醉方法。
越來越多的世界級大獎青睞、肯定中醫,越來越多的國際權威醫學科學雜志也開始大量刊登、報道中醫的研究成果。以針灸為例,2016年,《內科學年鑒》(《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報道中國中醫科學院劉保延教授用針灸治療慢性嚴重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研究,《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刊登了美國學者針灸治療高血壓的機制研究,在國際針灸領域引起了強烈反響,中醫、針灸正在用越來越多的可靠數據展示療法的有效性、科學性。無數的實例告訴我們,維基百科英文網站關于針灸、中醫的解釋是不科學、不客觀、不公正的。
中醫藥已成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元素
2016年,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開展的第四次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顯示,中醫藥已成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元素。針灸等中醫項目已經成為中國國家形象的象征,在全球范圍產生重要影響。2017年新年伊始,習近平主席首次訪問WHO,作為國禮贈送給WHO的就是代表中國傳統醫學的針灸銅人。
針灸,是中國帶給世界的禮物,是中醫走向世界的名片。自尼克松總統訪華后,針灸的影響不僅涉及美國, 而且波及全世界。針刺麻醉、針刺鎮痛,引領了全球范圍的“中醫熱”、“針灸熱”,至今不衰。里約奧運會上,“飛魚”菲爾普斯肩背部的火罐印,受到中外媒體的熱捧,被昵稱為“中國印”。G20峰會期間,亦有眾多外賓和記者尋訪中醫服務。
針灸獨特的臨床療效與優勢,得到越來越多世界人民的喜愛和認可。早在1996年,WHO推薦針灸治療的疾病就擴大到3大類64個病種,包括面癱、膽絞痛、支氣管哮喘、頸椎病、肩周炎等。2010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醫針灸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迄今,包括中國在內,美國、英國、德國、韓國、日本、瑞典、澳大利亞、加拿大、巴西、意大利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針灸研究,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的194個會員團體加入了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全球30多萬針灸從業人員,其中有20多萬分布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
針灸人要勇于挑戰推動針灸發展
近年來,質疑針灸的臨床療效,認為針灸是“偽科學”的說法不時出現,應該如何看待這樣的說法呢?
首先,評價一種醫學理論或技術是否科學、是否有效,應該通過大樣本、多中心、長時間的臨床檢驗。針灸等中醫項目已經過幾千年,無數醫生患者的臨床驗證,其療效是可靠的,不能因為有人質疑,就全盤否認。
其次,任何一種醫學理論或技術,都有其最佳適應病癥和應用范圍,不能因為針灸對某種病癥的臨床療效和其他治療方法相當,或者低于其他治療方法,就否認針灸的臨床療效,中醫、西醫各有所長,相互補充才能提高療效,更好地為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務。
第三,滿意療效的取得需要正確的臨床操作,以及恰當的臨床刺激量等。好比藥物治療,不同的用藥方法、不同的用藥劑量,都會影響臨床療效。所以,不能因為某種針灸治療方法或者某種針灸治療刺激量,對疾病的療效不滿意,就否認針灸,而應當進一步探索更好的針灸治療方案和手法刺激量,以提高針灸的臨床療效。
維基百科英文網站關于針灸是“偽科學”,“中醫理論和實踐并不是基于科學知識,而針灸則是偽科學”的解釋,不僅違背了“科學”,也嚴重傷害了全世界喜愛針灸、喜愛中醫的人民的感情。因此,才會出現不少來自全球的中醫師以及曾接受過針灸治療的人都在請愿網站上簽名,要求更正的現象。
受時代的科學認知和科學技術的影響,醫學有邊界,有局限,但發展和創新無止境。面對質疑,我們應該正視針灸等中醫研究的不足之處,抓住機遇與挑戰,推動針灸等中醫項目的發展和創新。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