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位醫生眼里,玻尿酸只是一個別名而已,起的用途遠超美容這一狹小的領域。醫美機構的調研報告稱,中國醫美市場到2025年,空間將達5000億元。醫美機構人士分析,隨著這一產品在醫療領域,如骨科、眼科等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未來這一產品的市場空間或將超萬億。
披著美容外衣的醫用產品
在記者采訪的多位醫美人士眼里,玻尿酸就是改善衰老現象的醫用級別的物質。而幾位醫生眼里,則是“小看了玻尿酸”。
玻尿酸,在醫療領域,通用名為透明質酸,其本身是人體物質。
而透明質酸(HA)走紅,因為“玻尿酸”這個名字在護膚和醫美領域的使用而被大眾熟知。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皮膚損傷修復研究所所長楊蓉婭介紹,透明質酸是人體自身存在的一種天然物質,在體內發揮保水、潤滑、促進修復等重要生理功能。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及機體的老化,20歲以后開始加速流失。透明質酸也是目前發現的自然界中保濕性較好的物質,被稱為理想的天然保濕因子,所以在皮膚領域被廣泛使用。
據了解,透明質酸的人體含量如果在20歲時是100%,那么嬰兒時就是500%,但到了65歲以后,人體只存在25%透明質酸。也就是說,這一人體自身分泌物質,隨著年齡的增長,分泌能力逐漸降低。但這種物質如何能夠得到補充,曾一度是個難題。
關于玻尿酸的商業開發歷史,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在1934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眼科教授Meyer等首先從牛眼玻璃體中分離出該物質,但這種方法提取率極低,很難應用在醫學臨床上;之后科學家發現雞冠里含有大量透明質酸成分,所以開始從雞冠中提取,但產量也很低,一千公斤的公雞冠只能提取一公斤的透明質酸。而且成本高昂,一公斤價格達到15萬到20萬美金。提取出來之后,最早只能用于最精尖的眼科手術里,并無法大范圍臨床推廣使用。直到通過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才極大促進了其推廣使用。
由于透明質酸安全而且又有可塑性,之后逐漸使用于微整形,被更多人熟知。聯合麗格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李曉寧介紹,有人想改善輪廓,包括額頭、鼻背、下頦等部位,這些可以通過玻尿酸(透明質酸)產品實現;有人只想改善衰老下垂松弛的狀態,如淚溝凹陷、蘋果肌下垂、法令紋等,也會相應選擇透明質酸進行糾正。
由于在醫美領域的應用程度較高,玻尿酸被大眾熟知。而更多的老百姓也下意識地理解為,玻尿酸就是醫美產品。
其實它的臨床用途很多,骨科、眼科、燒傷、內鏡手術等等,其臨床應用很廣泛。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副院長謝立科介紹,透明質酸最早是應用于眼科領域,臨床上做白內障手術、玻璃體視網膜手術等眼科手術時,都需要用到透明質酸納,作為粘彈劑維持前房深度,止血,分離增殖膜,填塞黃斑孔防止染色劑進入視網膜下等很多用途;另外玻璃酸鈉作為人工淚液治療干眼,或者其他眼藥水輔料廣泛應用于眼藥水中。目前透明質酸鈉已成為眼科重要的醫用材料。
在骨科和運動醫學領域,透明質酸也有廣泛的應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主任醫師胡躍林稱,正常人關節液的成分中就含有透明質酸。隨著年齡增長,關節液數量減少、質量下降,關節的磨損增加,這時就需要進行關節內注射外源性透明質酸,保證關節中透明質酸的含量,使關節各項功能得以正常進行。而注射主要針對兩種情況:一是年輕人關節軟骨磨損導致的關節功能受限,如運動員;二是輕度和中度骨性關節炎,透明質酸的使用可減少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的使用量,特別適用于老年人、既往有消化道潰瘍和出血史及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
據了解,透明質酸在消化內鏡領域也有使用。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是切除早期胃癌的首選治療方式。在做這一手術時,需要進行多點黏膜下注射,將病灶抬起,與肌層分離,有利于過程中完整地切除病灶,減少穿孔和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生理鹽水安全有效,而且便宜,但是在黏膜下存留時間短,難以長時間維持黏膜隆起的高度,術中需要反復多次進行黏膜下注射。高滲鹽水和葡萄糖會導致局部組織損傷,因此不常使用。透明質酸鈉是理想的黏膜下注射液,它黏度高,可有效地將病灶黏膜抬起,與黏膜肌層分離。
更大蛋糕
據了解,目前無論是在生產技術和原料市場上,我國透明質酸的技術水平和市場份額都是世界領先水平。
部分醫生認為,我國在骨科、眼科等等必然會加大透明質酸本土產品的應用,一來是價格低,可以惠及到更多患者。而是可以扶持本土企業的發展。
據了解,目前在中國市場流通的用于眼科、骨科透明質酸相關產品的大部分市場,被進口藥品占領。
從目前的本土企業的發展形勢看,中國通過發酵法生產的透明質酸目前只有華熙。據了解華熙生物先后獲得了FDA、CFDA、GMP各種認證。而且華熙生物主要依靠出口,因為國內的應用領域比較少。華熙生物在骨科關節注射方面做了產品應用,目前叫透明質酸鈉,加入鈉離子后穩定性比較好……
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透明質酸的微生物發酵法誕生于上世紀90年代,是由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郭學平博士研發成功,持續的技術研發使得透明質酸產業化、規模化生產,成本大大下降,品質不斷提升,我國也成為透明質酸原料的生產大國。
目前我國的透明質酸原料市場和生產技術世界領先。但我國的應用卻不如國外,尤其是透明質酸產品缺乏,有原料卻缺乏自主產品。
醫美機構人士認為,隨著市場的釋放,未來必然會涌現出更多能生產醫用透明質酸的本土企業。而應用在醫療方面的這一市場空間將遠超于醫美市場的空間,如果以透明質酸的總體市場空間看或許將超萬億。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大力發展高性能醫療器械、新型輔料包材,推動重大藥物產業化,提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用材料的國際競爭力。
雖然目前透明質酸在眼科、骨科、皮膚、整形、內鏡、燒傷等領域使用已非常成熟,不過相比于國外,我國透明質酸產品的研發和臨床使用范圍,都還有一段距離。
中國保健協會食物營養與安全專業委員會名譽會長孫樹俠表示, 口服透明質酸已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中廣泛應用于保健食品中。日本厚生省研究了包括HA(透明質酸)在內的489種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并將HA列入其食品添DI~U目錄。2009年日本健康營養食品協會制定了HA的食品行業標準,充分肯定了HA的食用安全性。韓國已批準HA作為食品添加物,用于食品制造。美國、中國、英國、加拿大、捷克等國也有多款含HA的食品上市,可見將HA作為食品原料已在多個國家得到認可。
國內外研究表明,口服HA,可以促進皮膚創傷愈合作用,改善骨質疏松,同時對于有胃腸炎、食管炎、胃食管倒流等等,透明質酸是很好的保護物質,保護胃黏膜,修復胃黏膜損傷。
目前在國外還被應用于計生領域,因為研究表明,女性宮頸炎、宮頸癌等和避孕套用的硅油其實有很大的關聯性,因為硅油畢竟是礦物提取的。如果改成透明質酸,能降低這些風險。
]]>據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醫療美容需求日漸旺盛,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注射透明質酸鈉(即玻尿酸)、膠原蛋白、肉毒毒素等進行“微整形”醫療美容。一些不法分子為牟取利益,無相應資質卻非法制售使用上述注射類藥品和醫療器械,導致危害消費者健康事件時有發生。而工商和衛計等行政部門仍存一定監管“盲區”。
為讓醫療美容安全“不留死角”,方案要求加強生活美容機構監管,查處無醫師資質的個人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的行為,查處醫師到非醫療機構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的行為。根據方案,醫療美容培訓屬于醫療技術專業培訓,必須由具備資質的醫療機構、醫學院校開展,培訓師資和培訓對象應符合《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等規定,嚴肅查處違規開展“微整形”等醫療美容培訓行為,查處不具備資質開展培訓的機構、單位和個人。
針對非法制售藥品醫療器械等“源頭”問題,方案強調加強對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的監督檢查,依法查處違法違規生產經營注射用透明質酸鈉、膠原蛋白、肉毒毒素等藥品、醫療器械行為。據悉,行動將從今年5月持續至2018年4月。
面對醫美行業亂象叢生,行業管理亟待加強的現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研究中心主任肖苒提出,醫療美容市場健康成長離不開監管機制保障。目前我國涉及醫療美容行業的行政主管單位包括衛生監督部門、工商部門、食藥監督部門及公安部門,一方面需對醫療美容行為嚴格界定,另一方面應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各相關部門職責。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會長汪永安認為,中國醫美行業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條件下,傳統無資質、費用高、宣傳虛假廣告的“黑診所”模式將難以為繼。而對于正規醫美機構,卻是相輔相成良性發展的合作方向。具有好口碑的匠心醫美機構、醫生工作室和相關從業者,會在“互聯網+”影響下,逐漸成為行業內高收入主力軍。
]]>